游桂林會仙濕地——不可錯過的璀璨綠明珠
會仙濕地是桂林一個并未開發(fā)的自然景區(qū),那里風(fēng)景宜人,很適合去避暑,相信關(guān)于會仙濕地旅游的攻略做的人并不多,這里寫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,好風(fēng)景不能獨享,大家都覺得美才是真的美。
第一次聽說會仙濕地,是因為朋友發(fā)的一張圖,那里群山、草地、荷塘、湖水的組合,給人清新靜謐的感覺,讓當(dāng)時煩躁的我瞬間安靜了下來。后來,又聽朋友說,那里的蘆葦蕩就像八卦陣,渠道錯綜復(fù)雜,風(fēng)光獨特。而且1300多前的古桂柳運河在這里留下了豐富的人文景觀。于是,決定要去這里看看。
作為一個還未得到開發(fā)的地方,會仙濕地去的話一般都是自助游,門票當(dāng)然是不用的,但如果想要乘船行走觀賞和進入荷花地,就需要給船家一些辛苦費了。一條船最多可以坐到5人左右,50-100元就夠了,有時候也可以小小砍些價。
會仙濕地有兩個碼頭—毛家碼頭和七星碼頭,兩個碼頭風(fēng)光不同,都 值得一去,當(dāng)時我們是選擇了毛家碼頭(后來證實,這里拍照什么的會更好一點)。碼頭在村后面一點,穿過毛家村就到了。碼頭是村民自理狀態(tài),我們到的時間很早,一個人都有,只能看到一些孤零零的鐵船,只能在岸邊等了一會,有個管事人模樣的人走過,聽說我們要坐船,才打電話叫來了一位大姐,村里人,我們談好價錢就準備出發(fā)了。
來之前,也聽說了會仙濕地曾經(jīng)犯過葫蘆災(zāi)害,船走出去的前面一段,果然看到有村民劃著船出來,船上還放著很多麻布袋,劃船的大姐說那里面裝的就是葫蘆,現(xiàn)在經(jīng)過治理會仙濕地已經(jīng)差不多完全恢復(fù)原來的樣子了,遺憾的是荷花已經(jīng)過季,看不到了,但也并不影響這里的景致。
船走過水道狹長的荷花地,真有點“柳岸花明又一村”的感覺,豁然開朗處,水面安靜,臺頭就能看到一座山峰—龍頭山,這座山幾乎是扎根在水中的,只能坐船上,沒有別的方法,不過登頂很容易,只用了10分鐘。山上的視野簡直讓人震撼:廣袤的濕地風(fēng)光盡收眼底,我們一行4人,拿著手機、相機都不知道應(yīng)該從哪拍起好,只見無數(shù)紛雜交錯的水道在綠色植物的包圍下呈現(xiàn)各種形狀,流水蜿蜒至視野的盡頭,天邊是如筍般起伏的山峰,多云的天氣使得光線四散,水面忽明忽暗、黑白交替,奇妙如同仙境,想象著如果是在黃昏看到這樣的景色,一定的美得讓人窒息的。
從毛家村出來,再前往七星碼頭,大概是因為知道有人來游玩,這里已經(jīng)有人等在那了,于是談好價,80元上船了。七星村水道比毛家村更寬闊,一路陽光明媚,盡頭的老石橋帶出深厚的歷史和滄桑感,返程的路與來時又不相同,趣味十足。其實會仙還有白崇禧的故居,就在山尾村,這里也還沒有開發(fā),看屋子的居說是白崇禧的遠房親戚,進入不用花門票,但可以給這位看房子的阿婆幾塊錢,她可能會給你講講白崇禧或是他們家庭里的小故事。
呵呵,感覺自己文筆不好,沒有寫出什么,一天下來,中午又去鎮(zhèn)里吃中飯,所以好像很早就來了卻沒玩到什么,這么好的風(fēng)景,真的適合放松休息,會仙濕地,我還會再來的。
交通
在桂林汽車總站乘中巴車去會仙的中巴車,在睦洞路口下車,花費7元。然后在路口乘坐前往毛家村的三輪車每人2塊錢。也可從路口步行至毛家村,大概20分鐘 左右,路邊一大片農(nóng)田,風(fēng)景不錯。如果想去看大片的荷花塘,每條船需要30元左右,因為是別人種的,要去的話需要額外收費。
餐飲
在會仙濕地附近的村子有一些賣米粉和快餐的餐飲店,價格不算很貴。米粉3元就能吃到很飽,不過不怎么好吃??觳秃褪袇^(qū)價格差不多。你也可以順村民的三輪車去到鎮(zhèn)里吃午餐,鎮(zhèn)里的選擇多一些,不過味道很多是跟村子里差不多的。如果有時間有興致的話可以去一家農(nóng)家搞搞農(nóng)家樂,請村民捉上幾條大魚回來做菜,味道鮮甜,別有一番味道。不過價格一定要先和村民商量好,不會很貴的。
上佳旅游時間
會仙濕地每個季節(jié)景觀都不一樣。春天,欣欣向榮;夏天,荷花遍池,一片蔥蘢;秋天,豐收景象;冬天,一片蕭條,有幸還可以看看冬雪會仙濕地,十分美妙哦。荷花的花期去的話,濕地水量充沛,是游玩的好時候。
注意事項
大家去之前一定要確定濕地到底有沒有水,特別是秋天和冬天,濕地如果在水庫不放水的情況下,就不要去了。因為沒有水濕地就少了靈動,景致也會失色不少。